2020年1月7日至8日,由珠海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這是珠海演藝集團的掛牌亮相之作,也是珠海市大型原創文藝作品首次進京演出。
伶仃洋上,云開日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清風徐來,港珠澳大橋如同一條巨龍飛騰在湛藍的大海之上……2018年10月23日,創下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一天“中國制造”贏得全世界稱贊,中國工匠圓了中國夢。時隔一年之后,2019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之際,話劇《龍騰伶仃洋》在珠海大劇院成功首演,致敬新時代的中國工匠,傳承工匠精神,獻禮新時代。
話劇《龍騰伶仃洋》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全景式塑造了建橋工人、技術人員、指揮協調群雕形象,是一部大工業題材的現實主義話劇作品。該劇選取了大橋建設中的典型事件:人工島上的臺風搶險,工程船上的困苦煎熬,創始人員“十三太保”的堅守,沉管安裝的一波三折,大橋海底隧道最終完美接合等情節,通過講述建橋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實現大橋順利竣工的感人故事,展現新時代建橋人的精神力量,謳歌當代中國所創造的世界建橋史上嶄新的偉大成就,生動而深刻地體現“一國兩制”三地攜手共進的同心協力和民族自信。
港珠澳大橋是當前中國橋梁的一張靚麗名片,話劇《龍騰伶仃洋》是珠海演藝集團原創大型舞臺藝術的首部作品,為創造珠海市的文化藝術的高起點,該劇聚集了當前話劇界的強大陣容,由國家一級編劇王儉編劇,著名導演李伯男導演,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戴延年、國家一級燈光設計周正平鼎力加盟,優秀青年演員韓秀一、徐經緯、江佳奇擔任主演。藝術總監鄒建紅表示,話劇《龍騰伶仃洋》的創作與珠海演藝集團籌建是同步進行的,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話劇的創作排演并搬上舞臺,實屬不易。
雖然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龍騰伶仃洋》并不是讓演員在舞臺上枯燥的背誦臺詞,戴高帽,高呼主旋律。為了讓劇中人物深入人心,將建設者以有血有肉的形象搬上舞臺,早在2月份,主創團隊就多次采風,不僅翻閱了大量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的相關資料,更深入調研大橋工程建設中的真實事件,探訪各個項目的建設工人,并就專業問題咨詢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的專家顧問。“這部話劇不是簡單地表現成就,而是觸及了大橋建設者所遭遇的重大挑戰、艱難險阻,挖掘人物承受巨大壓力,經受內心煎熬過程的故事。”編劇王儉說,“雖然寫的是反映大橋建設這個題材,但是真正深層次的立意,是在寫人精神之橋的構建、心靈之橋的架設、情感之橋的跨越。”
回顧整個創排的過程,導演李伯男認為,最大的困難就是要同時完成建團和創排的任務。“可以說我們是在邊安頓生活,邊搞創作,邊修煉自己,邊打磨戲劇。我們用了一批新生代演員,他們在排一個建橋的故事,但同時也是他們建團的一個歷程,他們把建團的情感跟建橋的情感合二為一,非常感動人,觀眾也會感受到他們朝氣蓬勃的青春和昂揚的精神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我們的‘處女作’奉獻給觀眾,這是我們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足印,也是我們整個珠海文化一個重要的見證。”李伯男表示。
10月23日在珠海大劇院首演當天,動人的劇情,走心的演技,多媒體高科技舞臺的完美呈現,觀眾們深深被《龍騰伶仃洋》打動,熱烈的掌聲是送給舞臺上的演員,更是送給為港珠澳大橋建設默默無私付出的中國工匠。10月24日上午在珠海文藝大廈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劇從小人物出發,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這一宏大題材,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極具人文情懷的文藝作品。中國話劇協會主席藺永鈞表示,該劇起點很高,是用心用功用情創作的好戲,有著堅定的信念,積極的目標,達到了非凡的成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彥認為,珠海面對港珠澳大橋建設這一巨大的工程,就要有這樣的文藝發聲。原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歐陽逸冰指出,話劇《龍騰伶仃洋》聚焦人與自然、與物質建設的矛盾,刻畫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復雜的內心世界。它不僅探索了工業題材創作的難度,也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橋和可愛的人。
話劇《龍騰伶仃洋》北京演出已于12月6日全面開票,本周,該劇在北京的宣傳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并受到了熱烈反響,業內藝術專家及話劇愛好者都表示非常期待該劇的上演,望一睹風采。更多售票信息可關注大麥網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