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年危機,大家都會想到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但你知道眼睛也有中年危機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眼部調節能力的逐漸下降,很多本來就近視用戶有了老花的前兆,看近看遠都會不清晰,工作生活都會很不便,那除了來回切換眼鏡,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
4月27日,三位嘉賓聯袂參加直播連麥微博健康《健康聊醫聊》節目,醫療領域大V@愛66的我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廣東省區總院長王錚、北京一技之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OO 張楓@楓兄一起暢聊一下中青年的用眼健康和摘鏡醫學知識,通過一場主題為“四十不惑 正值睛春”的科普對話,為38歲以上近視人群的專屬摘鏡方案,讓這些行業頂梁柱避免面臨另一種形式的“中年危機”。
本次直播連麥請到的專家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廣東省區總院長、廣州愛爾眼科醫院院長王錚。王錚院長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也是中國眼科準分子激光專業的首位博士生導師、國家衛生部上崗培訓及考試命題專家、中國衛生行業標準《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第一起草人。作為中國LASIK手術創始人之一,從業多年,操作近視矯正手術經驗數萬例的專家,王錚院長非常樂于向廣大網友分享護眼的知識,也帶來了突破普遍公眾認知的解決方案。
在直播中,張楓現身說法,表示自己目前的用眼情況,作為職場人士,自己需要經?措娔X或者看手機處理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自己近視之外,又有了老花的癥狀,這讓他非常想知道,這種狀況醫學上是否有其他的解決方案?主持人也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在很多人的認知里,近視了之后,就不會得老花?
王錚院長首先對一些眼健康概念上誤區做了澄清,實際上,老視的發生是眼睛晶狀體彈性變弱導致的,每個人發展的速度和進展的程度都是不一樣,雖然沒有辦法根治,但有方法改善或延緩癥狀,減輕老花對生活造成的不便。
而對于通過手術改善老花癥狀,行業內也已經有了共識。去年9月,由多位在屈光手術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共同編撰了《中國伴年齡相關性調節不足屈光不正患者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專家共識》,在國內正式發布,旨在為臨床規范化開展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矯正年齡相關性調節不足、屈光不正提供指導,讓38歲以上年齡的中年人在摘掉近視眼鏡的同時,也避免由于老視的出現而過早佩戴花鏡。手術的目標不僅是讓患者看清,還要能看得持久且舒適。因此個性化的屈光手術成為一個大趨勢,行業認識到,進行真正個性化的治療,才能滿足不同患者的用眼需求。
針對張楓的案例,王錚院長以當前比較主流術式方案“睛春CLEAR-Q”進行剖析,“睛春CLEAR-Q”術式為上述人群的治療提供更多滿足患者個性化、精準需求的選擇。針對近視和老花前兆癥狀,通過個性化的方案配置,讓38歲以上人士在解決近視和散光等問題之外,還能延緩老花的發展,通過一次手術,獲得多重效果。
通過連麥科普,觀看直播的網友們得到了專家權威的解釋,尤其是38歲以上人士,對自身的用眼健康和視力矯正有了更明確的科學依據和參考。隨著更多個性化解決方案的出現,相信有更多的普通網友,都能夠有機會選擇更好的方式,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清晰光明。